媒體採訪

文化部報導

隱身於藥局內的音樂廳 一凡廳舉辦藝術療癒文化近用活動 


民視旅遊節目Go Go Taiwan,來「一凡廳」走讀心靈社區的小旅行!

請見影片33:37開始的驚喜喔!https://youtu.be/WkrKecYvVCA

身心靈社造 來藥局,聽音樂會

陳玲芳 |2022.03.05 

台東市詠康藥局,化身長輩們的身心靈社造據點。圖/台東市詠康藥局提供 

民眾一步入詠康藥局,就會看見這台鋼琴,驚覺原來這裡賣的不只是一般藥品,還有其他藥局沒有的「心靈良藥」。圖/台東市詠康藥局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
有別於一般高高在上,必須走進國家音樂廳方能「仰望」的音樂家,出身台東的周美君,自詡是從「不凡」到「一凡」,從「外求」到「內求」,在探索心靈的後山淨土,終於發現一條靜謐光道,於是樂於「在邊緣,用鋼琴奏著生命核心概念」的樂師。而她的另一半陳昭宏藥師,則是隨時準備好出錢出力、慷慨解囊,為落實身心靈社造,提供精神食糧的幕後推手。
自家外第二客廳
位於台東市區的詠康藥局,藥師陳昭宏從開業開始就為許許多多需要到外縣市就醫鄉親,提供慢箋領藥的藥事服務。更於二○一九年三月起設立「厝邊ㄟ咖啡廳」,投入醫事巷弄長照站行列。二○二○年七月以「生命樹」為主題投入社區營造。執業藥師近二十二年,陳昭宏認為,學習陪伴,應從本我開始,才可與他人建立真誠友善的陪伴關係;藉由聆聽,則能引領生命找到「心」關係,體悟到「內在的寧靜,才是生命個體最終的陪伴」。
當「藥師」遇上「樂師」,夫妻倆共同關注「醫療界」與「教育界」所一直倡導的「陪伴」議題,同時認為:「陪伴」的定義,應該注重於「本質」的探索。於是,他們共同投入、用心營造,讓社區藥局裡的音樂廳,化身藝術療癒的場域,陪民眾「用聽音樂會,閱讀自己」。許多銀髮長輩來此都感到特別放鬆,不知不覺中愛上這個自家外的「第二客廳」。
周美君說,目前醫療界與教育界所提及的陪伴,大多指「一個人去陪伴另一個人」,好像有兩個人以上,就可以不算是「孤獨」了。但這種群聚,不管是社區活動、共居甚至是家人,常常只是活動或共處在一個空間,身體上也許是在一起活動互動,但是心靈上卻疏離得像個陌生人。「到底,我們需要的是哪一種陪伴?」
「讓社區成為一道風景、一首詩,一首首傳唱的生命故事。」後疫情時代的心照護美學台東經驗,就從社區藥局的發聲練習開始。「為無聲的疾病,勇敢發聲;為禁聲的寂病,抒發心聲。」周美君與陳昭宏夫妻異口同聲表示,「寂病」與「疾病」的虛實照映,是多數人的生命經驗,在心靈社區裡,沒有人是局外人。
身心靈的自癒力
一間在地經營十六年,且從事居家醫療服務的社區藥局,與樂團共用占地約一百坪的友善空間,成為國內首創有「表演藝術團體」與「社區藥局」一起共用的平台,雙方藉此平台共創街坊鄰里間的心社區藝術照護美學提案計畫。
陳昭宏以身為藥師,多年前從事了幾年偏鄉送藥的服務;從經驗中,體悟到「送藥到個案的家,其實不難;困難的是,要如何能走進個案的『心家』,才是更應該要努力著手的預防醫療」。因此,藥師與樂師一同發想、創作並促進「心靈文化衛生」議題的社區營造,就此在街頭巷尾發酵。
夫妻倆以這個共用空間,作為「藥治人身、樂治人心」概念式的社區友善據點,舉辦「廳堂講藝」系列醫療與音樂講座,邀請醫師、音樂演奏家,與民眾近距離對話,讓民眾除了用藥安全外,更能了解到「疾病」與「寂病」的關係。「情緒的毒,身體知道」,希望借助藝術之力,探照內在的光,陪伴民眾找到身心靈的自癒力。
觀享聆聽式療癒
從小在台東成功漁港長大,家裡開文具店的周美君,七歲開始學琴,十七歲即赴奧地利留學;傑出優異的表現,獲奧地利國立格拉茲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頒予演奏家文憑及藝術碩士。自詡追樂之路是「從台灣的後山,到歐洲的阿爾卑斯山」。
周美君自奧國返台後,曾任教台東大學、創辦「不凡鋼琴室內樂團」,邀請歐美國際知名演奏家合作巡迴演出,也熱衷於偏鄉音樂教育,舉辦「不凡鋼琴新秀選拔大賽」,甄選培育優秀青年鋼琴家,讓具有潛力的音樂人才,在國際樂壇嶄露頭角。首張個人演奏專輯《拉丁琴人》,也曾入圍第十八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作品類「最佳演奏獎」。
二○一一年,周美君選擇離開在大學任教的工作及表演活動,停下腳步,從追尋卓越不凡,到嚮往「單一平凡」,在回歸「家庭主婦」的簡單生活中,發現內在世界的奧祕與美好。二○一八年,她進一步創辦獨立宅音樂廳「一凡廳」,概念是成為單一、平凡,傾聽內在聲音,分享在身體裡體驗「觀享聆聽」的療癒空間,「身體就是你的音樂廳」。
二○一九年,周美君再延伸創立「一凡心識內樂團」,核心概念是推廣沉浸式與敘述式的心靈饗宴,藉由聆聽樂音,引領聽眾走進內心,體驗一個內在意識的觀看經驗,從外在的個體,走入內在的群體。也希望聽眾能在多聲部的心靈樂團裡觀享聆聽,用臣服奏出最和諧的心交響練習曲,當自己生命舞台的指揮家。去年更以劇場導演身分,首創跨世紀、跨識界的「說唱心靈」音樂劇場,結合千百年傳統戲曲裡的女主角,創作一場穿越時空的深情歌詠,戲說一段生命旅程的愛與光。
跨領域共享空間
「巴哈像是一個反映者,總能讓坐在鋼琴前的演奏者,窺探黑色鏡面裡的自己。」身為鋼琴家,周美君比誰都熱愛巴哈,她說,我們的內在世界,就像是個多聲部的複音音樂,每個旋律如同是個過往的「情緒印記」,而持續的頑固低音,則是那潛藏在深層意識裡的「自我性格」。
「內心自在舒坦,身體就能健康有活力。」陳昭宏、周美君都認為,一個好的社造,應該先從「內在心靈社區」開始布展、營造。希望藉由藝術的近距離陪伴,拉近人與人的距離;讓樂音引領民眾,與自己親近、與自己和解;一同體驗「單獨而不孤獨」的身心饗宴。
「假使,身體是一座美術館,處方箋是一幅幅畫作,你會如何為作品解碼,為無聲的疾病發聲?」鋼琴家周美君,與藥師先生陳昭宏,夫妻倆有志一同,期許用樂音拉近彼此距離,移動每一個人對傳統場域名稱的既定概念,讓「藥局」不只是「藥局」,「音樂廳」不只是「音樂廳」,期讓跨領域與跨界合作的「共享空間」,顛覆一般民眾的想像。


台東藥局結合音樂廳 療癒身心靈

04:102022/02/16 中國時報 莊哲權 、台東      

留奧鋼琴師周美君與藥師陳昭宏夫妻,利用社區藥局打造音樂聆賞空間。(莊哲權攝)

台東鋼琴師周美君與藥師丈夫陳昭宏將音樂廳概念融入社區藥局,不時舉辦藝文及音樂會等活動,藥品與鋼琴並陳的溫暖布置,讓民眾吞下苦口良藥之餘也能用耳朵聽見幸福;周美君說,樂治人心,藥治人身,希望在這後疫情時期,讓大家「心服口服」,不再孤獨。

「這是藥局嗎?」位於台東市更生路上的「詠康藥局」,藥師與鋼琴師夫婦的混搭正進行一場「溫柔革命」,在藥局門口出現一架古樸的鋼琴及西洋壁畫,藥品則採書櫃式陳列,顛覆傳統藥局擺設,不少路人都投以懷疑眼光,來買藥或拿藥的民眾還以為走錯路。

留奧台東鋼琴家周美君自2001年返鄉後,全心投入偏鄉音樂教育,培育多位台東子弟站上國際舞台,近年來,她從音樂教育走向音樂療癒,並與擔任藥師的丈夫陳昭宏在藥局一隅聯手打造「一凡廳」音樂聆賞空間,周美君說,音樂也可以是良藥,而且是不苦口的藥,不用口服就可以讓耳朵聽見幸福,身體很快進入舒暢模式。

「喜樂是良藥」,周美君說,處在後疫情時代,他們思索如何讓社區藥局「發聲」,讓人感到幸福健康,所以從「社區音樂廳」概念,設計出集合「藥學」與「美學」融合的音樂藝文空間,讓人可以打從心靈健康。

她說,過去培養不少菁英出國,但留在家鄉的年邁雙親乏人照料,以前是幫助偏鄉孩子追尋夢想,如今面臨人口老化,轉而思考如何深層陪伴老人,因此也啟動「詠康巷弄長照站」,讓社區藥局兼有音樂廳及長照等多元功能,透過音樂、美學及各種手作課程帶領長輩們走進心靈解憂藥局。

今周刊採訪:實現文化近用 推動臺東藝文下鄉 

文化才會讓一個城市偉大 城市策展,最終是在演繹展現真善美的氣質,活出「臺東」自己

臺東縣政府廣告

政治社會

實現文化近用 推動臺東藝文下鄉

縣長饒慶鈴認為「培養臺東藝文人口」是最長遠重要的議題。近來臺東積極呼應「文化平權」倡議,以文化生活為人民基本權的角度出發,將藝文展演帶下鄉,增加臺東縣民接觸藝文活動的機會,不因距離或族群產生落差,培植更多藝文人口。如「藝起來我家」計畫把表演者帶到村里,廟埕、三合院都可以是展演廳。其中龍田村場次由鋼琴家周美君搭配聲樂家張琳琳,進駐92歲奶奶吳金玉家三合院舉行,以鋼琴聲佐美聲及小提琴,演繹主人吳奶奶的一生。當自家稻埕就是展演場,除了看表演,還可一起分享空間裡的生活故事。彷彿時光回溯數十年前,拉張板凳在廟埕、稻埕坐看表演的同時,也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饒縣長很開心的說,「這已經不是藝術下鄉,而是藝術到村」了。

首張個人演奏專輯【拉丁琴人】入圍第18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作品類「最佳演奏獎」的鋼琴家周美君,演奏一系列回想大自然的聲響與探尋初衷原音的曲子,展現獨特且具個性的演奏風格。視覺上,琴、光、風、樂,跟著演奏者飛舞在琴鍵上的雙手化為一段段與記憶連結的意念。而最終段的跨域,周美君將巴哈的古典音樂與巴賴的靈魂聲線嘗試交會,從「古調」到「無調性的靈魂之聲」,關於音樂的實驗,就在眼前發生。

縣長饒慶鈴認為「培養臺東藝文人口」是最長遠重要的議題。近來臺東積極呼應「文化平權」倡議,以文化生活為人民基本權的角度出發,將藝文展演帶下鄉,增加臺東縣民接觸藝文活動的機會,不因距離或族群產生落差,培植更多藝文人口。如「藝起來我家」計畫把表演者帶到村里,廟埕、三合院都可以是展演廳。其中龍田村場次由鋼琴家周美君搭配聲樂家張琳琳,進駐92歲奶奶吳金玉家三合院舉行,以鋼琴聲佐美聲及小提琴,演繹主人吳奶奶的一生。當自家稻埕就是展演場,除了看表演,還可一起分享空間裡的生活故事。彷彿時光回溯數十年前,拉張板凳在廟埕、稻埕坐看表演的同時,也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饒縣長很開心的說,「這已經不是藝術下鄉,而是藝術到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