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只為尋找心家的方向。聲樂家的呼吸養息體驗。

2023-11-12


「中脈」,也就是身體的中線,從頭頂的百會穴,經會陰到腳底的湧泉穴。「耳朵的中間,眼睛的後面」。三十年前在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Manhattan School of Music)跟隨 Prof. Cynthia Hoffmann 學習聲樂,學到的那一條身體裡的線,讓我像信仰般堅定不移,不斷的探索。這不只是歌唱身體的紀律,而且是人類宗教、文化、藝術的泉源。是人類由爬行的哺乳類動物,能站起來直立,讓自己不斷往上提昇的能量。也是人類的性愛,往至善至美發展時,能如此充滿宗教性的原因,也是我在「好合篇」中最想表達的。漢文八音就是在那一條線,跌宕起伏,傳音入密。誦之如歌、吟之似曲、平仄陰陽、合轍押韻。

詩歌的生命總是伴隨著吟唱。吟是Humming ,發之於中線。詩心在中,往內不往外。德國藝術歌曲強調的 inning 是深深的感受,不是往外大聲唱。詩歌的微妙處,在於不「唱聲」,而著重在「情」,像「彎弓射箭」般的「重收」讓意念與聲音自然「輕出」。

「耳朵中間,眼睛後面」,以眼耳鼻舌身意「內觀」,放鬆任脈,督脈伸展,使中脈顯,與靈魂合一。此乃為人身中的金箍棒,如繡花針藏在耳朵裏,是觀音法門,維持著平衡。以腳底借力,「眾人之息以喉,真人之息以踵」,音色能隨意念千變萬化,如孫悟空的七十二變。「守中」,找回遠古吟詩的方式,也回歸漢語系語言的本源。

傳藝金曲女高音 羅惠真 簡介:


以「遞嬗─羅惠真漢詩吟唱&藝術歌曲專輯」獲得第31屆傳藝金曲獎最佳演唱獎。曼哈頓音樂院聲樂演唱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學士。現任教於市立台北大學音樂系。

回台灣後,致力於各國藝術歌曲演唱。近年來更專注於:「臺灣民謠」、「臺語藝術歌曲」及 「河洛漢詩」演唱,結合古蹟( 老建築 )、茶香、臺灣歌謠巡演。已於臺南林百貨、新化武德殿、觀音山旗竿湖、虎尾厝、後壁黃宅、鹽水永成戲院、麻豆總爺文藝中心、高雄橋頭糖場、民雄媽祖廟、萬華剝皮寮、臺北縣平溪招待所、日本東京、臺中霧峰林家宮保第、板橋林家大觀書院 ....,演唱臺灣民謠及河洛漢詩吟唱。

出版品有:「林福裕台語藝術歌曲集-咱的故鄉台灣」、「遞嬗 -羅惠真河洛漢詩吟唱與德法藝術歌曲」專輯 。

其中「遞嬗」專輯,榮獲「第31屆傳藝金曲獎」:「最佳演唱獎 」及「最佳製作人獎」。並入圍「最佳專輯獎」。

鋼琴家周美君簡介


受奧國樂評譽為「樂感豐富、技巧精湛,完全融入貝多芬後期作品精神層面的鋼琴家」 「演奏風格強烈,戲劇張力強,充分表現鋼琴音樂音色的多元性,呈現更多的層次感」。畢業於奧地利國立格拉茲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獲得演奏家文憑及藝術碩士。2007年首張個人演奏專輯【拉丁琴人】入圍第18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作品類「最佳演奏獎」。2018年創立【一凡廳】獨立宅音樂廳,推廣以聆聽經典,感受與寧靜獨處片刻的美好療癒,讓身體回歸原本的生命能量。

2018以[我是那-Hororich豁若歷曦]作為創作的新藝識品牌,創辦獨立宅音樂廳【一凡廳】,分享在身體裡觀享聆聽的療癒概念。同年發行第二張演奏專輯《紫色的東方謐徑》一條探訪微光晨曦的衷心之道,一張直訪內在意識覺醒之作。2019夏,策展【一凡廳/凝識特展】-探索巴哈經驗的臨場行為藝術,同時發行策展概念專輯《一個人的巴哈》。2019創立「一凡心識內樂團」,為國內少數以古典音樂展演,積極從事推廣心靈療癒概念的表演藝術團體。創作的主要核心為內在對話的「隱喻式情境劇場」與「敘述式鋼琴合作」的「心靈療癒饗宴」。團名的概念是期許聆聽者能成為單一、平凡,走進心的意識舞台,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那內在樂團獨一無二的指揮家。周美君除了鋼琴演奏家的身分外,更擅長用療癒式音樂聆賞,帶領民眾經由深層的傾聽,喚起自身的自癒力,讓「古典音樂」成為「敘事音樂自療」的媒介,讓古典音樂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