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巴哈!巴哈實驗室】

2022-03-26

【早安巴哈!巴哈實驗室】

【巴哈的黑與光】- 巴哈法國組曲整套

演出者: 鋼琴家 周美君 與談人: 調律師 李佳祐


巴哈的晨光音樂,讓我們從黑暗中醒來,朝著光勇敢前進。

巴哈像是一個反映者,總能讓坐在鋼琴前的演奏者,窺探黑色鏡面裡的自己。

黑的神秘,有時帶點保護色,優雅修飾恐懼的蒼白;有時也是一種過度顯現,捍衛那個不存在的自我。

我們的內在世界,就像是個多聲部的複音音樂,每個旋律如同是個過往的情緒印記,而持續的頑固低音,則是那潛藏在深層意識裡的自我性格啊!

2022點亮心社區的藝術照護美學四部曲,首先邀請的是多元創作藝術家李佳祐,我很喜歡他的攝影作品與創作概念。他畢業於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目前是專業鋼琴調音師,攝影藝術家,具有工程與藝術雙重背景。

何謂觀看,在他的作品中試圖探討觀看的真實性,是外在的還是內心所建構的,在他「在黑暗中」系列作品以近全黑的呈現,試圖讓觀眾在幽暗的展場中,尋找畫面中的影像,凸顯心靈在視覺中的重要性。

「當光線消失、眼睛幾乎無法工作時,我們才得以一窺視覺之膜其隱晦不明的根基。面對著曖昧的形體時,「他是誰?」「這是哪裡?」「那是什麼?」...種種問題不斷浮現在心中。在心中搜尋著答案的同時,我們才有機會意識到,所看到的一切,也許都與我們自己相關,甚至,也許都是我們自己所造成的。思考、猜測、回憶...所有心智活動都影響著我們找尋、辨識不明輪廓的傾向,而那拼湊出來的結果,正是我們心靈之所見、心靈之所向。」

「這心靈所見的影像,從黑暗中的摸索,到光亮時的理所當然,它從不止息也不曾消失,無時無刻地阻隔在我們與現實之間,以「感官之膜」的形式包圍著我們,毫無破綻。」

「在黑暗中,看不到了,才會看到。」 -----李佳祐

這場的主題,從巴哈的黑與光延伸至他視覺的創作,從「在黑暗中」、「在林中」、「在一心」,最後在「在一凡廳」,用巴哈的法國組曲,來發展這一系列的創作概念對話外,也特別與大家分享他在Muzikair雜誌上執筆的調律專欄,有關巴哈音律的小常識喔!

法國組曲,BWV812-817,是巴哈在1722年至1725年之間為鍵盤樂器創作的六首組曲。「法國組曲」為巴赫三大鍵盤組曲之一,其多元的舞曲風格及精簡、單純的結構與技巧,使之更具巴赫鍵盤作品之教學價值。其實,巴洛克時期多數舞曲作品,已逐漸脫離伴奏舞蹈之音樂功能,進而轉變成「獨立」之器樂曲,風格上與原始舞蹈所產生之差距,影響了演奏方面的詮釋。

周美君想藉由「法國組曲」的舞曲的表現,呈現一生最忠實的舞伴,其實是自己的影子。要告別孤獨,也只有一個方式,就是走進孤獨。在一凡廳的巴哈實驗室裡,我們探究黑與光,我們也練習將「孤獨」轉化為「單獨」的 臨場經驗。

一場多元藝術創作的講彈會,真的機會難得啊! 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趕快來報名喔!

///////////////////////////////////////////////////////////////////////////////////////////////////////////////////////////////////////////////////////////

李佳祐,

理工與藝術雙背景,師承資深調音師暨音律專家朱柏麟先生,期望能將古典音律知識帶入群眾,讓更多人欣賞古典音律中的聲韻和諧之美。 詳見個人網址:

https://www.tunersnote.com/

​https://www.LCY.tw

個展

2015 「罔兩-李佳祐攝影展」,國立東方藝術美術館,莫斯科,俄羅斯

2013 「Dancers in SAS」,SAS Hongeum/Garden 5/City Hall,首爾韓國

2011 「吸子-李佳祐個展」,Unseal Contemporary,東京日本

2010 「Erebus-2010 李佳祐個展」,1839 當代藝廊,台灣台北

「罔兩-李佳祐攝影展」,田園城市藝文空間,台灣台北

2008 「在黑暗中-李佳祐攝影展」,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台灣台北

「在黑暗中-李佳祐攝影展」,田園城市藝文空間,台灣台北

----------------------------------------------------------------------------------------------------

聯展

2017 「微光闇影」,台北市立美術館,台灣台北

2016 「Hatch 系列:在城市消失之際,我們來談談現代性」,畫布藝文空間,台灣台北

2014 「想像與演出:華人攝影 1911-2014」,斯塔萬格美術館,斯塔萬格,挪威

2012 「粉樂町-台北東區當代藝術展」,台灣台北「Different Dimensions 新西伯利亞國際當代攝影節」,新西伯利亞

國立美術館,俄羅斯

2011 「癮行者-宮津大輔:一位工薪族的當代藝術收藏展」,台北當代藝術館,台灣台北

2010 「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中國平遙「每日製作」,關渡美術館,台灣台北

「第三屆新西伯利亞國際當代攝影節」,新西伯利亞國立美術館,俄羅斯

2008 「色相環」,非常廟藝文空間,台灣台北

2007 「2007 台灣攝影藝術新人獎」,恆昶藝廊,台灣台北

「2007 台灣美術新貌展」,台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台灣台中

2006 「綠色衝突有病機械」國立交通大學藝文空間,台灣新竹

2005 「意外」國立交通大學藝文空間,台灣新竹

..............................................................................................................................................

獲獎

2007 「2007 台灣攝影藝術新人獎」

「2007 台灣美術新貌展」

/////////////////////////////////////////////////////////////////////////////////////////////////////////////////////////////////////////////////////////

【一凡廳創辦人/一凡心識內樂團團長 鋼琴家周美君】

周美君,迎接每一道曙光的台東人。追樂之路,從台灣的後山到阿爾卑斯山;從不凡到一凡,從外求到內求,最後在探索心靈的後山淨土,發現一條靜謐的光道-那是回歸生命始點的一條衷心之道。創作【我是那-Hororich豁若歷曦】豁然開朗如同經歷一場美麗的晨曦,回歸自性的途徑是成為單一與平凡。

首張個人演奏專輯【拉丁琴人】入圍第18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作品類「最佳演奏獎」的鋼琴家周美君,七歲開始學琴,師事樓家慧、楊景蘭、陳哲久、Walter Kamper與Käte Wittlich。以最傑出優異表現獲奧地利國立格拉茲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頒演奏家文憑及藝術碩士。獨特且具個性的演奏風格,受奧國樂評譽為「樂感豐富、技巧精湛,完全融入作品精神層面的鋼琴家」 「演奏風格強烈,戲劇張力強,充分表現鋼琴音樂音色的多元性,呈現更多的層次感」。

2001-2011任教台東大學、創辦【不凡鋼琴室內樂團】邀請歐美國際知名演奏家合作巡迴演出,也熱衷於偏鄉音樂教育,舉辦【不凡鋼琴新秀選拔大賽】,甄選培育優秀青年鋼琴家,讓具有潛力的音樂人才,在國際樂壇嶄露頭角。

2011年選擇離開在大學任教的工作及表演活動,停下腳步,從追尋卓越不凡到嚮往單一平凡,在簡單生活中,發現內在世界的奧秘與美好。2018以[我是那-Hororich豁若歷曦]作為創作的新藝識品牌,創辦獨立宅音樂廳【一凡廳】,分享在身體裡觀享聆聽的療癒概念。同年發行第二張演奏專輯《紫色的東方謐徑》一條探訪微光晨曦的衷心之道,一張直訪內在意識覺醒之作。2019夏,策展【一凡廳/凝識特展】-探索巴哈經驗的臨場行為藝術,同時發行策展概念專輯《一個人的巴哈》。2019創立「一凡心識內樂團」,為國內少數以古典音樂展演,積極從事推廣心靈療癒概念的表演藝術團體。創作的主要核心為內在對話的「隱喻式情境劇場」與「敘述式鋼琴合作」的心靈療癒饗宴。團名的概念是期許聆聽者能成為單一、平凡,走進心的意識舞台,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那內在樂團獨一無二的指揮家。2020策畫樂動的城市-整個城市都是我的音樂廳,音樂聚場的行動藝術系列活動。並且用音樂結合心靈工作坊,策畫【許我一顆生命樹】社區營造系列活動,用音樂心靈工坊的另類藝術自療方式,創作社區營造的心風貌與風氣。

周美君除了鋼琴演奏家的身分外,更擅長用療癒式音樂聆賞,帶領民眾經由深層的傾聽,喚起自身的自癒力,讓古典音樂成為敘事音樂自療的媒介,讓古典音樂生活化。2021以劇場導演的身分首創跨世紀、跨識界的說唱心靈音樂劇場,結合千百年傳統戲曲裡的女主角,創作一場穿越時空的深情歌詠,戲說一段生命旅程的愛與光。